數據庫的工作性質決定著數據庫在運行過程中不斷的添加數據,因此造成數據庫文件的不斷增長。因為文件系統的存儲特性(特別是FAT32),造成了文件的存放不連續或文件交叉(存儲碎片和簇鏈交叉)。當系統出現錯誤或格式化后(FAT格式化后簇鏈將被清零),這就會大大增加數據的恢復難度。一般表現為用數據恢復軟件恢復后數據庫不能使用,這是因為數據恢復軟件只能正確提取數據庫文件的第一個碎片,第二個碎片后是順延提取的,也就是說從第二個碎片開始就不是本文件的了。即使在NTFS文件系統環境下,因為數據庫文件一般都比較大,經常使用的數據庫一般在幾個G甚至幾十個G,在磁盤中往往被存放到不連續的邏輯簇中。在主文件分配表MFT中可能使用多個DATA RUN,刪除或非法掉電后長度也有可能被破壞變成0字節而用常規數據恢復軟件和方法無法恢復的情況。
數據庫實體文件碎片數據恢復就是在硬盤上以數據庫頁或塊為單位提取這些碎片,然后通過技術手段根據數據庫的存儲結構分析這些碎片,找出原始的鏈接順序組合成一個完整數據庫實體文件的過程。
上圖簡單了解一下碎片產生的原因,實際情況下還要復雜的多。一個幾十G的數據庫實體文件可能隨著硬盤利用率的增高會有成百上千個碎片。并且數據庫在容量收縮容量大小變化時情況會更復雜。所以一但發現數據庫被損壞盡量保持原始硬盤的完整性,不要掛在系統下進行操作。濟南鑒信數據恢復機構是從扇區對扇區(Sec To Sec)的拷貝上來完成數據恢復,原始硬盤根本不參與數據恢復。